成都物流公司,但极兔的上市路并不好走
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,极兔的发展之快简直令人咋舌,短短一年半时间,它就已经拿下国内快递业市场的8%,仅次于顺丰的9.6%。 这段时间以来,极兔热闻不断,先是68亿收购百世快递业务,后是不断传出融资的消息,让业内很多人都确信,极兔马上就要冲击IPO了。 频频传出融资消息,极兔进击资本市场 在11月25日,极兔获得25亿融资的消息成为了热点话题,不少媒体称极兔又有新融资,这是它今年以来获得的第三笔,也是最高的一笔投资。据称,极兔计划最快于2022年第一季度在香港上市。 在过去的一年里,极兔在融资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果,三轮融资共计45.5亿,足以反映市场对它的看好。 自进入2021年,极兔融资的新闻就没有断过,而极兔也先后对其中一些消息进行回应,比如在11月17日,有爆料称极兔已经完成了C1轮融资,金额为17.35亿元,由D1Capital领投,博裕资本、淡马锡、红杉资本跟投,当时极兔的相关负责人否认了一消息。 9月,也有媒体传出极兔与腾讯控股洽谈融资10亿美元的消息,但被腾讯方面否认,极兔未有回应。 而11月25日获得25亿融资的消息,极兔则回应:不予置评。基本可以坐实。 8个月吸金45.5亿,为公司估值约200亿美元,更传出了明确的上市时间,看来一路狂奔的极兔,也终于要开始进击资本市场了。 这只来自印尼的兔子在进军中国市场之后,投入了大量的资源,也很快跻身头部快递平台。现在的极兔风头正盛,意图上市也在情理之中。但即使极兔,要做好上市的准备也很不简单。 靠低价逆势突袭,成功“上位” 极兔速递成立于2015年8月,是东南亚头部电商快递公司,其创始人李杰是OPPO印尼公司创始人,极兔速递发展早期的资金和多数技术骨干都来自OPPO体系。 2020年3月极兔进入中国起网,在业务和资本层面都表现得非常急切与激进,一路攻城略地之后,突破国内快递巨头们的重重围堵,到现在不仅获得多轮融资,估值更是达到200亿美元,超过了“通达系”的市值总和。 极兔一路狂奔走到今天这个地步,离不开价格战。 在进入中国后,为了迅速获得市场占有率,极兔采用了互联网行业屡试不爽的套路——低价,并选择了同样以低价策略换取用户的拼多多,承接其快递业务。 背靠拼多多的流量,再利用直营+加盟的方式迅速扩张,再用超低价攻占市场,极兔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,就实现了从日单量从0到2000万的强势增长。 根据极兔的官网信息,目前它已经在国内投产74个运转中心,搭建了56套自动化智能分拣设备,全力打造高效、智能的分拣体系,缩短快件中转时长;在服务网点上,极兔已建立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,全国省、市覆盖率100%,高密度网点确保短时间内触达用户;此外,极兔的运输干线也已规划2500+运输干线班次,实现干线与支线之间的无缝衔接。 毋庸置疑,在极兔巨大投入的背后,有着雄厚的资源和经验基础,而配合价格战打法,这些资源很快得以转换为市占率。 对于雄踞在国内的几大巨头而言,极兔是半路杀出的搅局者,在低价竞争刚消停没多久后,又搅起了新的一轮战争。对于通达顺丰们来说,价格战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,但一旦开始,就无可避免地被卷入,因为不打价格战,血流得更多。 极兔疯狂的价格战取得了成效,但无底线的低价也被监管盯上,今年4月,义务邮政局向极兔速递、百世快递发布了警示函,告诫不得以低于市场成本的价格进行倾销。 义务邮政局的一纸警示有效遏制了价格战继续蔓延的势头,也反映出针对快递业低价竞争的现象,监管正逐渐趋严。 在这之后,极兔开始考虑调整策略,并开始为冲击资本市场作准备。 进击的极兔,上市路也很难 别看现在的极兔风光无两,但要问它是不是这么着急上市,极兔可能还真没那么急。在17.35亿的融资传闻中,媒体就爆料,按照极兔与投资人达成的协议,其最晚须于2026年3月1日之前上市,且IPO融资额不得少于10亿美元,在2022年12月31日之前,极兔速递估值须达到250亿美元。 虽然说得有鼻子有眼,但并没有一方得以证实这些消息。而以极兔的动作来看,除了竭力扩张业务之外,似乎它也很想给资本方面一个交代。 |